我们这一代创业者,是踩着红利期上岸的第一批人,也是被时代狠狠教育的那一批人。
平台规则变了,用户习惯变了,获客方式变了,唯一不变的是:每天醒来还要想怎么活下去,怎么更上一层楼。
可越努力的人,越容易陷入一种循环:
做得越多 → 越忙乱 → 越焦虑 → 越看不清方向。
为什么会这样?
不是你不够聪明,而是你可能不小心掉进了几个“典型创业陷阱”。
接下来,我们就来一一拆解这五个创业者最常掉进的坑。看你中了几个?
坑一:总想着“一招制胜”,结果什么都靠运气
典型心声:
“只要这条视频爆了 / 只要这个广告跑通了 / 只要这个产品卖出去了,一切就好了。”
这是很多创业者的第一大幻觉:只要“打通一关”,后面就能轻松前行。
但现实是:
- 一条视频爆了,但不会复盘,下一条依然扑街;
- 一个产品卖得动,但没有复购机制,销量昙花一现;
- 广告跑通一次,但团队不会放大,下一阶段难以复制。
你要做的不是“赌一次爆发”,而是“打造可复制的系统”。
能持续出结果,才是真正的增长。
坑二:对短期ROI太敏感,对长期资产没概念
典型心声:
“今天花500跑广告,能不能立马回个1000?”
这没有错。但如果只盯着ROI,你可能永远陷在“烧钱—回血—停止—归零”的死循环中。
你有没有想过这些问题?
- 跑广告得到的线索,有没有沉淀成私域资产?
- 客户有没有被分层管理,有没有二次成交路径?
- 有没有通过社群、公众号、小程序建立信任闭环?
你花的每一块钱,都不只是“换来一个客户”,而是在构建你的**“客户资产池”**。
短期活着靠转化,长期活得好靠资产。
坑三:什么都想试,结果什么都做不好
典型心声:
“抖音也做,小红书也开,私域也建,社群也养,结果个个都没效果。”
这不是全能,而是焦虑。
很多创业者的通病是:喜欢“做更多”,而不是“把一个做透”。
- 每个平台都做了,但没有统一IP和话术;
- 每条内容都发了,但没有流量入口的规划;
- 每个社群都建了,但没人维护,更没人成交。
试得多≠探索,乱试只是“消耗”。
选对一个通道,把底层逻辑跑通,比你开十个战场都强。
坑四:过度依赖个人能力,没有搭建系统
典型心声:
“团队不给力,事我不亲自盯就做不好。”
于是你成了全公司最累的人,最早上班、最晚回家,白天谈客户,晚上写脚本,周末还要盯直播。
这就是典型的**“劳模式创业”陷阱**:你努力,但你不可替代。你离场,企业就瘫痪。
真正的高手,是把自己的方法变成流程,让别人来执行;
是用 SOP、数据仪表盘、系统话术、自动触达工具,把效率“存”下来。
你不是来“做完每一件事”的,你是来“搭系统”的。
坑五:太孤独,没人一起看方向,也没人听你讲完一句话
典型心声:
“团队听不懂我,朋友不理解我,我也懒得再说。”
老板的孤独,不是没人陪,而是没人共振。
你脑海里有一个完整的战略路线图,却只能每天做战术动作;
你内心知道自己该往哪个方向走,但身边没人懂你,也没人能帮你看清。
有时候,一个合适的社群,一个懂你的同行,一场深入的对话,可能比你闭门思考一整年都更有价值。
写在最后:
这五个坑,其实我自己也掉进去过。
但我幸运的是,在不断探索中,慢慢构建出了一套适合这个时代创业者的方法。
于是,我做了一个决定:把这套方法,用内容的方式分享出去。
如果你也在创业路上,希望找到方向、连接同路人、不断进化自己——
欢迎添加我微信【昆昆】,或者加入我们搭建的 推敲星球社群,
和一群正在成长的创业者一起探索、实战、突破。
👇
加我微信:TQkksong,一起进步,不必独行。